俞敏洪弯下腰,指尖轻轻捻起一颗饱满的葵花籽,阳光下金灿灿的籽粒在他掌心滚动。
"乖乖,这瓜子长得跟金豆子似的!"他转头对身旁的老农竖起大拇指,"老哥,你们这'太阳花'可比种金子还来钱快啊!"
老农黝黑的脸上笑出一堆褶子,粗糙的大手搓了搓:"可不是嘛!就这一颗瓜子,漂洋过海到迪拜,能换人家半杯咖啡钱。"风吹过,四百多万亩向日葵齐齐摆动,金浪翻滚的场面让在场所有人都看直了眼。巴彦淖尔这片神奇的土地,硬是把向日葵种成了年产值近两百亿的"金色银行"。
北纬40度的天赋不是吹的。这儿的老百姓都说,老天爷偏心眼,给巴彦淖尔安排了"黄金套餐"——一年足足多晒两个月太阳,昼夜温差大得能让人一天体验四季。黄河水浇灌出的黑土地肥得流油,随便抓把土都能捏出油星子。农科院的专家测算过,这里的葵花籽含油量能飙到50%,比普通产区的瓜子足足高出15个百分点,难怪磕起来满嘴留香。
五十多岁的张丰收蹲在地头算账,皱纹里都藏着笑意:"早些年种玉米,累死累活一亩地刨去成本剩不下几个钱。改种向日葵后,好家伙,价钱年年往上窜!"他家五十亩葵花地,去年净赚二十多万,县城买房的首付都攒出来了。现在村里人见面不问"吃了吗",都改问"你家瓜子订出去没"。
实验室里,三瑞农科的技术员王建国盯着显微镜直揉眼睛。这已经是连续第三个通宵改良品种了。"抗病性还差那么一丢丢。"他嘟囔着往本子上记数据。这些年来,他们团队硬是靠着一股子倔劲儿,研发出三十多个自主品种,把外国公司的市场份额挤得只剩边角料。现在全国每十包瓜子种子,就有六包印着"巴彦淖尔制造"的标签。
加工车间里机器轰鸣,流水线上的葵花籽像金色瀑布倾泻而下。质检员李大姐火眼金睛,手指翻飞间就把不合格的籽粒挑得干干净净。"这批是发往中东的极品货,颗颗都得像小元宝!"她扯着嗓子叮嘱包装工。这些精心挑选的瓜子,最贵的礼盒能卖到398元,比某些名牌化妆品还金贵。
村口的小芳举着自拍杆,冲着手机镜头眉飞色舞:"老铁们看看这颗'瓜子王',个头顶得上杏仁!现在下单还送纯手工葵花籽油..."这个95后姑娘去年返乡创业,靠着直播带货把家乡瓜子卖出了新高度。一场直播轻轻松松八千单,抵得上过去全村半个月的销量。她爹原先总念叨"读书人种地没出息",现在逢人就夸闺女有本事。
夕阳把葵花主题公园染成橘红色,游客们举着丝巾在花海里摆造型。卖烙饼的王大娘摊前围满人,平底锅里的葵花籽油滋滋作响。"这油煎饼特别香,去年旅游旺季俺一天能卖三百多张!"她擦擦汗,脸上的皱纹都舒展不少。公园管理处的小黑板上写着最新数据:去年接待游客一百二十万人次,周边农家乐收入翻了两番。
村支书老马蹲在田埂上抽旱烟,望着远处收割机轰鸣的场面直叹气。现在村里年轻人宁愿送外卖也不愿下地,这些进口的智能收割机花了三百多万,操作员却难招得很。"现在种地早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啦!"他掐灭烟头站起来,"坐在办公室里遥控无人机施肥,比城里白领还体面。"
葵花博物馆里,一幅老照片记录着1972年的往事:农技员推着自行车,后座上绑着第一批向日葵种苗。谁能想到当年这几株"洋玩意",如今会长成两百亿的富民产业?展厅最显眼的位置挂着规划图:到2030年,这片金色花海要撑起全国七成的向日葵种子市场。
瓜子炒货店里,游客们嚼着新鲜出炉的葵花籽啧啧称奇。"这瓜子咋这么香?"老板娘神秘一笑:"这可是喝黄河水长大的'太阳花',一颗瓜子能尝出阳光的味道。"店门口的喇叭循环播放着广告词:"巴彦淖尔向日葵,嗑出幸福好滋味!"
金色的晚霞铺满天空,与地面上的向日葵交相辉映。收割机驶过的地方,农人们弯腰捡拾着漏网的葵盘,笑声在田野间回荡。这些迎着太阳生长的金色花朵,正在黄河岸边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故事。待到明年花开时,这片土地又会捧出怎样的惊喜?
本文就是要传达积极正向的价值观,没有一点儿不好的引导想法。要是有侵权情况,就赶紧联系我们去处理。
股票配资怎么赚钱,最安全的杠杆炒股平台官网,金鑫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