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,隋朝虽为短命的朝代,却拥有着独特的历史地位,尤其是在它统一了整个中国的过程中,确立了大一统的政治格局。在隋朝的皇帝当中,唯有开国皇帝杨坚是被称为明君的存在。然而,隋朝的江山并非杨坚凭借一己之力打下,而是在北周的基础上取而代之,进而开疆拓土,完成了更为广阔的政权建设。杨坚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代帝王,在某种程度上也突显了北周皇帝宇文赟的昏庸与无能。自古亡国之君各有其奇葩之处,而宇文赟的所作所为,也无疑是其中之一。
宇文赟的父亲——北周的开国皇帝宇文邕,刚刚驾崩时,宇文赟年仅13岁,便被立为太子。然而,这位年少的皇子却在父亲刚死后迎娶了父亲的后妃,举动十分荒唐。如此行为,直接导致了后来的权力更迭,最终让杨坚成功篡位,夺取了北周的江山。中国自古幅员辽阔,民族众多,各种争权夺利的事件屡见不鲜。而朝代更替,往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。历史上有些人顺应潮流,成就一番伟业,名垂青史;而有些人则逆势而行,因而遗臭万年。北周在中国历史上存在的时间并不长,但其中也有值得一提的优秀人物,宇文邕便是其中之一。
展开剩余81%宇文邕,不仅是北周的开国皇帝,更是一个文韬武略的帝王。在他的治下,北周曾有过一段短暂的辉煌。然而,命运总是难以捉摸,宇文邕在36岁时英年早逝。如果他能多活些年,或许中国历史的轨迹都会有所改变。根据中国封建王朝的惯例,老皇帝驾崩后,由太子继位。宇文邕也早早立下了太子——宇文赟。然而,宇文赟的表现,完全没有继承父亲的优点,反而将宇文邕的理想寄托都付诸东流。宇文赟是宇文邕与李娥姿所生,在13岁时便被册立为太子,但他根本没有继承父亲的治国理政智慧。民间有“虎父无犬子”之说,但宇文赟却成为了一个反面教材。
宇文邕在治国理政上十分有智慧,但在教育子嗣方面却显得极为失败。他采用了“棍棒底下出孝子”的方式,认为通过打骂可以让宇文赟变得更加懂事。然而,宇文赟并未领悟到父亲的良苦用心,反而愈加叛逆。宇文赟自小嗜酒如命,宇文邕得知后下令禁酒,并严格监管他的一举一动。宇文邕甚至命令东宫的官员每日记录宇文赟的言行,一旦发现不当言行,就立即痛打一顿,史称“插扑”。这种做法看似严厉,却也凸显了宇文赟的愚昧和不思进取。
宇文赟并未意识到自己作为太子的责任,反而将太子身份视作了享乐的资本。身边围绕着一群贪图享乐的权臣,他们与宇文赟同样腐化堕落,整日沉迷于酒色财气之中。宇文邕曾一度考虑更换太子,但他其他几个儿子或者尚幼,或者与宇文赟的德行相差无几,最终他也只能忍耐,希望宇文赟能够有所觉悟。
事实上,宇文邕的弟弟——宇文宪,是一位具有很高政治能力的皇室成员。宇文宪不但文武双全,在朝中的威信也很高。但宇文邕由于心生私念,宁愿将帝位传给自己那不成器的儿子,也不愿意交给能力出众的弟弟。命运的转折往往出乎意料。公元578年6月,宇文邕亲征突厥途中,因病去世。宇文赟顺理成章继位,成为了北周的皇帝。然而,这个昏庸无能的皇帝不仅无法治理国家,反而无视伦理纲常,过着荒淫无度的生活。
继位后的宇文赟,完全不懂得父亲那份为国为民的责任感。父亲去世后不到一个月,他便开始不穿丧服,甚至开始迎娶父亲的后宫妃子。这些妃子年纪比宇文赟稍大,但按照辈分,却是他的长辈。宇文赟的行为令人发指,让人无法理解。更让人无法容忍的是,他不仅过度放纵自己的欲望,还在任用官员时,完全任人唯亲。宇文邕在位时,重用的都是忠臣良将,然而宇文赟却清除异己,任用奸佞之臣。在他继位后不到三年,整个北周的朝政已几乎沦为他个人享乐的工具。
这时,隋朝的创立者杨坚渐渐浮现。他是宇文赟的岳父,妻子杨丽华是宇文赟的原配皇后。杨丽华性格温婉,颇为明理,尽管宇文赟常常迁怒于她,她依旧尽心履行自己的职责,甚至敢于说一些忠言逆耳的话。然而,宇文赟并不欣赏她的劝诫,最终将杨丽华赐死。而杨丽华的父亲——杨坚,由于手握重权,成为了宇文赟打击报复的对象。然而,宇文赟未曾意识到杨坚的深厚城府与野心,结果杨坚借机与郑译等权臣结盟,逐步积累了自己的力量。
历史的进程往往是由一个个细节和偶然事件推动的。在宇文赟荒淫无度、过度纵欲的同时,杨坚的政权逐步巩固,最终,宇文赟在22岁时因身体透支过度去世,留下年幼的宇文衍继位。此时,杨坚已经稳固了自己的地位,并在580年顺利掌握了国家的控制权,完成了北周的权力更替。
杨坚通过一系列巧妙的手段,最终登上了历史的舞台。然而,不论历史怎样评价杨坚的上位是否光彩,他的成功都离不开宇文赟的昏庸与无能。北周的灭亡,是宇文赟荒唐行为与政治失误的必然结果。如果他能有像父亲宇文邕一样的治国能力,杨坚就不可能有机会篡位。一个王朝的兴衰,不仅与领导人的个人能力有关,更与历史的流变和时代背景密切相关。
发布于:天津市股票配资怎么赚钱,最安全的杠杆炒股平台官网,金鑫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